乐伐替尼/仑伐替尼(乐卫玛)新适应症包含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上将乐伐替尼/仑伐替尼(乐卫玛)与帕博利珠单抗联用,药物联用会增加毒副作用。针对此项临床应用,开展了临床试验评估联合使用的安全性和毒副作用发生率。
子宫内膜癌
乐伐替尼/仑伐替尼(乐卫玛)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使用一线治疗子宫内膜癌。本次临床试验共纳入667名子宫内膜癌患者。本次临床试验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 (1:1)、主动对照试验。一组患者接受乐伐替尼/仑伐替尼(乐卫玛)20mg口服每日一次,联合帕博利珠单抗200mg每三周静脉注射一次。另一组接受多柔比星或紫杉醇治疗。研究治疗的中位持续时间为 7.2 个月(范围 1 天至 26.8 个月),而乐伐替尼/仑伐替尼(乐卫玛)的中位暴露时间为 6.7 个月(范围:1 天至 26.8 个月)。
接受乐伐替尼/仑伐替尼(乐卫玛)和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的患者中,有4.7%的患者发生了致命的不良反应。其中肺炎2例,以下1例:急性肾损伤、急性心肌梗死、结肠炎、食欲下降、肠穿孔、下消化道出血、恶性胃肠道梗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肺栓塞和右心室功能障碍。
接受乐伐替尼/仑伐替尼(乐卫玛)和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的患者中,有50% 发生了严重的不良反应,≥3%的严重不良反应为高血压(4.4%)和尿路感染(3.2%)。
这些患者中有 26% 因不良反应终止乐伐替尼/仑伐替尼(乐卫玛)治疗。导致乐伐替尼/仑伐替尼(乐卫玛)停药的最常见(≥1%)不良反应是高血压(2%)、虚弱(1.8%)、腹泻(1.2%)、食欲下降(1.2%)、蛋白尿(1.2%)和呕吐( 1.2%)。
这些患者中有67%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减少乐伐替尼/仑伐替尼(乐卫玛)的剂量。导致乐伐替尼/仑伐替尼(乐卫玛)剂量减少的最常见 (≥5%) 不良反应是高血压 (18%)、腹泻 (11%)、掌跖红肿综合征 (9%)、蛋白尿 (7%)、疲劳 (7%) , 食欲下降 (6%)、虚弱 (5%) 和体重下降 (5%)。
| 乐伐替尼20mg联合帕博利珠单抗200mg(342名受试者) | 多柔比星或紫杉醇(325名受试者) |
不良反应 | 所有等级(%) | 3-4级(%) | 所有等级(%) | 3-4级(%) |
内分泌 |
甲状腺功能减退 | 67 | 0.9 | 0.9 | 0 |
血管 |
高血压 | 67 | 39 | 6 | 2.5 |
出血事件 | 25 | 2.6 | 15 | 0.9 |
一般性副作用 |
疲劳 | 58 | 11 | 54 | 6 |
胃肠道 |
腹泻 | 55 | 8 | 20 | 2.8 |
恶心 | 49 | 2.9 | 47 | 1.5 |
呕吐 | 37 | 2.3 | 21 | 2.2 |
口腔炎 | 35 | 2.6 | 26 | 1.2 |
腹痛 | 34 | 2.6 | 21 | 1.2 |
便秘 | 27 | 0 | 25 | 0.6 |
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 |
肌肉骨骼疾病 | 53 | 5 | 27 | 0.6 |
代谢 |
食欲下降 | 44 | 7 | 21 | 0 |
体重减轻 | 34 | 10 | 6 | 0.3 |
肾脏和泌尿系统 |
蛋白尿 | 29 | 6 | 3.4 | 0.3 |
感染 |
尿路感染 | 31 | 5 | 13 | 1.2 |
神经系统 |
头疼 | 26 | 0.6 | 9 | 0.3 |
呼吸、胸和纵膈 |
发音困难 | 22 | 0 | 0.6 | 0 |
皮肤和皮下组织 |
掌跖红肿 | 23 | 2.9 | 0.9 | 0 |
皮疹 | 20 | 2.3 | 4.9 | 0 |
| 不良反应 | 乐伐替尼20mg联合帕博利珠单抗200mg(342名受试者) | 多柔比星或紫杉醇(325名受试者) |
化学 |
高甘油三脂血症 | 70 | 6 | 45 | 1.7 |
低蛋白血症 | 60 | 2.7 | 42 | 1.6 |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 58 | 9 | 23 | 1.6 |
高血糖 | 58 | 8 | 45 | 4.4 |
低镁血症 | 53 | 6 | 32 | 3.8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 55 | 9 | 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