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约占肺癌的 85%。在组织学上,非小细胞肺癌分为腺癌、鳞状细胞癌 (SCC)(见下图)和大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需要完整的分期检查来评估疾病的程度,因为分期在决定治疗选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体征和症状
非小细胞肺癌具有一定隐蔽性,在病情进展到晚期之前患者一般不会有太明显的症状。初步诊断时,20%的患者有局部病灶,25%的患者有局部转移,55%的患者有远处转移。症状取决于病灶的位置。
肺癌最常见的体征和症状包括:
l 咳嗽
l 胸痛
l 呼吸急促
l 咳血
l 喘息
l 嘶哑
l 反复感染,如支气管炎和肺炎
l 体重减轻和食欲不振
l 疲劳
转移性体征和症状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l 骨痛
l 脊髓撞击
l 神经系统问题,例如头痛、四肢无力或麻木、头晕和癫痫发作
肺癌确诊方式:
l 支气管镜检查
l 痰细胞学
l 纵隔镜检查
l 胸腔穿刺术
l 胸腔镜
l 经胸穿刺活检(CT 或透视引导)
分期
胸部 CT 扫描是肺癌分期的标准。美国癌症分期和最终结果报告联合委员会的 TNM(肿瘤-淋巴结-转移)分期系统用于除小细胞肺癌外的所有肺癌。TNM 考虑了以下关键信息:
l T 描述原发肿瘤的大小
l N 描述癌症扩散到区域淋巴结
l M 表示癌症是否已转移
原发肿瘤(T)受累情况如下:
l Tx - 无法评估原发性肿瘤
l T0 - 无肿瘤证据
l Tis - 原位癌
l T1、T2、T3、T4:原发肿瘤的大小和/或扩展
淋巴结(N)受累情况如下:
l Nx - 无法评估区域节点
l N0 -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l N1 - 同侧支气管周围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和肺内淋巴结转移,包括直接侵犯
l N2 - 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l N3 - 对侧纵隔、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淋巴结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转移性(M)受累情况如下:
l M0 - 无转移
l M1 - 远处转移
阳性胸腔积液为 4 期
治疗
手术、全身治疗和放疗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选择。由于大多数肺癌无法通过目前可用的治疗方式治愈,因此姑息治疗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的重要选择。
手术
手术是 I 期和 II 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可以使用几种不同类型的手术,如下所示:
· 肺叶切除术——切除肺的一部分
· 肺切除术——切除整个肺
· 楔形切除——切除部分肺叶
全身治疗
大约 80% 的肺癌患者在病程中的会考虑接受全身治疗。多项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了联合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优势。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 指南建议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包括铂类联合治疗。在体能状况良好或辅助治疗的年轻患者中,首选顺铂,但在老年患者或有严重合并症的患者中,选择卡铂。
口服靶向药
口服靶向药已经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标准疗法。根据基因突变类型,推荐的全身治疗方案包括靶向药物与化疗的组合,或单独的靶向药物。
辐射
在 I 期和 II 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仅在无法进行手术切除时才考虑单独放射治疗。在不适合手术的人群中,立体定向放射是肺癌治疗的合理选择。